游客您好
第三方账号登陆
  •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8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156-0375-8608

    电子邮件

    283232962@qq.com
  • 钢铁圈子客服

    随时为您排忧解难

  •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钢铁圈子公众号

推荐阅读
鑫泽杨柳15603756365 VIP会员
未知星球 | 未知职业
  • 关注0
  • 粉丝4
  • 帖子300
精选帖子

WQ690D高强钢板WQ690D钢板是什么材质WQ690D价格WQ690D化学成分

[复制链接]
副本_副本大.jpg
一、材料特性与标准体系解析
WQ690D作为水淬型低合金高强钢的典型代表,其命名规则中"WQ"明确标示了水淬工艺特性,"690"代表最小屈服强度值(单位:MPa),"D"则对应-20℃低温冲击功要求。该材料执行GB/T 16270-2020《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调质钢板》标准,同时满足ISO 4950-3国际规范要求,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工程价值。
相较于传统调质钢,WQ690D通过创新水淬工艺实现了更均匀的板厚方向性能分布。经实测,60mm厚度截面硬度波动范围控制在±15HV以内,较传统油淬工艺缩小40%。这种特性使其在制造大型承力构件时,能有效避免厚度效应带来的性能衰减问题。
二、合金体系设计与相变控制机理2.1 化学成分精准调控
  • 碳当量公式:Ceq= C+Mn/6+(Cr+Mo+V)/5+(Ni+Cu)/15 ≤0.48
  • 核心合金元素:
    • 钼(0.25-0.45%):抑制珠光体转变,促进贝氏体形成
    • 硼(0.0008-0.0030%):提高淬透性,补偿厚度效应
    • 镍(0.50-1.20%):显著改善低温韧性
    • 铌钛复合添加(0.02-0.06%):实现晶粒超细化

2.2 水淬工艺突破
采用梯度水冷技术,在钢板表面形成10-15m/s的湍流水幕。该工艺使50mm厚板心部冷却速度达到25℃/s,确保全截面获得90%以上马氏体组织。通过在线温度场监控系统,将终冷温度稳定控制在180-220℃区间,残余应力降低至传统工艺的1/3。
三、力学性能与服役特性3.1 基础力学参数
  • 屈服强度Rp0.2:720-860MPa
  • 抗拉强度Rm:780-950MPa
  • 断后伸长率A50mm:≥14%
  • -20℃冲击功KV2:≥60J(标准要求≥47J)
  • 屈强比:0.85-0.92
3.2 特殊性能表现
经200万次循环载荷测试,疲劳极限达到520MPa(R=0.1)。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(5%NaCl溶液)中,应力腐蚀门槛值KISCC为32MPa·m¹/²,较同级别调质钢提高28%。抗氢脆性能方面,通过稀土元素微合金化,临界氢含量阈值提升至3.2ppm。
四、先进焊接技术体系4.1 焊接材料选型
推荐使用CHW-80C焊丝(符合GB/T 8110标准),配合SJ105G焊剂。该组合的熔敷金属-40℃冲击功可达55J以上,扩散氢含量≤3mL/100g,特别适合厚板多层焊接。
4.2 工艺参数优化
  • 预热温度:80-120℃(板厚≤50mm)
  • 层间温度:150-180℃
  • 热输入量:12-25kJ/cm
  • 后热处理:250℃×2h去氢处理
应用窄间隙坡口设计(坡口角度15°-20°),可使焊接效率提升40%,焊缝区冲击韧性达到母材的90%。对于T型接头,建议采用双丝埋弧焊工艺,熔敷速度可达35kg/h。
1 (146).jpg
五、工程应用创新案例5.1 超大型塔式起重机
某1600t·m级动臂塔机采用WQ690D制造回转支座,结构减重23%。通过有限元拓扑优化,应力集中系数从2.8降至1.5,疲劳寿命提升至10⁷次循环。
5.2 深海采矿装备
应用于3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车框架结构,配合阴极保护系统,在pH=3的酸性海底环境中实现10年免维护。关键承力节点采用激光-电弧复合焊,接头系数达到0.95。
5.3 新能源储运设备
制造液氢储罐外层承压壳体,在-253℃极端低温下,材料断裂韧性KIC值仍保持62MPa·m¹/²。通过自紧式缠绕工艺,使储罐工作压力提升至45MPa。
六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6.1 全流程监控
采用MES系统实现从炼钢到热处理的全流程追溯,关键控制点包括:
  • 钢水纯净度:TO≤25ppm,[N]≤60ppm
  • 轧制温度精度:±15℃
  • 淬火后板形控制:不平度≤3mm/m
6.2 无损检测升级
应用多频涡流检测技术,可识别0.3mm当量平底孔缺陷。对于厚度≥40mm板材,推荐采用TOFD超声检测,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9.5%。最新相控阵技术可实现焊缝内部缺陷三维成像,定位精度达到±0.5mm。
1 (145).jpg
七、技术发展趋势7.1 智能热处理系统
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淬火装备,可实时调节水幕形态和流量。某示范线应用后,产品性能波动范围缩小60%,能耗降低22%。
7.2 复合强化技术
开发中的WQ690D+表面纳米化处理工艺,使材料表面硬度达到450HV,耐磨性提升3倍。通过激光冲击强化,可在关键部位形成1.2mm深度的压应力层。
7.3 绿色制造工艺
采用氢能替代天然气进行板坯加热,碳排放降低85%。新型水淬介质回收系统使吨钢耗水量从8m³降至0.5m³,实现废水零排放。
八、选材应用建议
  • ​极限工况优选​​:适用于-40℃~+150℃温度区间的高动态载荷场景
  • ​设计准则​​:建议采用许用应力[σ]=460MPa,安全系数n≥1.5
  • ​加工规范​​:火焰切割需预热至150℃,等离子切割推荐使用N₂/H₂混合气体
  • ​防腐方案​​:优先选用Zn-Al-Mg镀层体系,盐雾试验≥2000h
结语:
WQ690D钢板的技术进步,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工程钢材领域实现重要突破。随着智能检测、绿色制造等技术的深度融合,该材料在新能源、深地开发等战略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。建议相关企业重点关注材料数据库建设与工艺数字化改造,充分发挥WQ690D的性能潜力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钢铁圈子致力于打造钢铁上下游免费的交流平台,本平台涵盖钢铁新闻圈子,价格圈子,库存圈子,标准圈子,问答圈子,轶事圈子,切割圈子等,欢迎钢铁圈子朋友们的加入!
156-0375-8608
关注我们
  • 官方客服微信
  • 官方微信公众号

Powered by Li Tang Copyright © 钢铁圈子 ( 豫ICP备18020240号 )